上周,世界最大的能源峰会之一标普全球能源会议CERAWeek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能源高管滔滔不绝地谈论AI的潜力。
他们说,AI不仅有望帮助改进勘探、钻井和抽水技术,最重要的是,它正在为能源行业创造一个巨大的新需求。
而且会上达成了一个共识:AI的尽头,是能源。
这个认知,现在正在快速达成全社会的共识。
A为什么和能源扯上关系?
看AI最重要的先看三件事:第一,算力;第二,算法;第三,是数据量。
01
先说算力。算力来自更强大的芯片。芯片主要难在两件事,一是设计,二是代工制造。算力,也就是芯片,虽然难,但是它通过时间,是可以突破的。
02
第二是算法。算法20%要靠底层科学技术的理论突破,就是说资本推不动,工程师和程序员也不行,要靠科学家和底层科学理论的突破。算法可以突围的,是剩下的80%,就是靠机器学习,靠数据喂养,这条路可以走,它也是通过时间可以解决的。
03
第三是数据量。无论算力和算法,它都得有数据,就像车再强大,不加油也跑不了。数据量,它和三个东西有关,一个经济的纵深,你人口多不多,人越多的国家,数据量越大,AI学起来进步越快。再一个就是场景量要大。什比如,有些经济体也很发达,线下零售极为成熟,但是它线上经济比较弱,比如日本就是这样。因此,它的场景量就比我们要小。
你会发现,三个因素,其实长期来看,真正的竞争,其实是在比谁的数据量更大,这是AI竞争的实质。
图片来源:pixabay
那么,数据再往下是什么?
其实是电力,大家竞争AI,竞争的是数据量,而数据量的竞争,底层是电力和能源的竞争。
美国公用事业巨头NextEra Energy首席执行官John Ketchum称,虽然过去十年电力需求持平,但未来五年的增长率预测已提高81%。
在经历了长期的电力需求停滞后,美国公用事业公司正在将其电力需求预测提高到惊人的水平。根据Grid Strategies咨询公司的报告,美国电力需求增长的未来五年预测量已经是一年前的两倍。
生成式AI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每天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的电力,用于处理约2亿个用户请求,相当于美国家庭每天用电量的1.7万多倍。
美国最大天然气生产商首席执行官负责人Toby Rice援引一项预测称,到2030年,AI消耗的电力将超过家庭用电量。
而我们自己,去年全社会用掉了9万亿度电,同比增加7%,而GDP是5%左右;今年1-2月份,发电量又提速了,同比增加了8.3%也是大幅高于GDP目标。
所以想要有更强大的AI,它的底层,其实是更巨大的数据量和供给充裕的电力和能源。这是下场竞争最重要的保障。
AI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这一观点已获得共识,但要从哪些渠道获取,目前还存在争议。
美国前能源部长Ernest Moniz表示,公用事业公司将不得不更加依赖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和核电站,或许还得建设新的天然气工厂,以帮助满足激增的需求。
很多科技公司都有低碳减排的战略目标,那么低碳能源,肯定首选是光伏和风能。这种清洁能源当然很好,但它们最大的特点是不稳定。
数据中心最怕的,不是能源不清洁,而是能源不稳定,最怕突然断电。
于是,大家就想到一个东西,核电站可以。
但是大型核电厂的建造历来既昂贵又耗时,这种基础设施(核电站)建设需要七到十年,科技行业没有耐心等待。这样就只剩天然气了,但是天然气也贵,煤炭可以,但是它有碳。
而且能源消耗,肯定不能只依靠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再考虑到AI算力的不可间断性,对电力的持续性供给有非常高的要求。近期爱尔兰等数据中心耗电量较高的国家的断电案例表明,AI时代对高效电力网络的建设已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高效利用光伏和控制对电网冲击需求的提升,对于储能有更大的配套需求,这对中国新能源+储能企业来说,当然是一个长期利好。
就目前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构建了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2022年的发电量接近9万亿度,约为美国的两倍。
以光伏行业来说,中国亦是世界一流的水平。从过去光伏行业技术、市场、设备三头在外,到如今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生产制造、产业链完善程度全球第一、领跑世界,发展势头迅猛。
光伏已然取代了水电,成为我国除煤炭外,第二大电源。
储能从本质上来说它并不是产生能源的产业,但是光伏、风力这些新能源,它本身无法解决发电的间歇性或者波动性问题,需要一个中间体或者是关键枢纽来进行存储,以平衡新能源在即发即用情况下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断续。
由此看,储能是整个新能源产业最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没有储能的介入,整个新能源的发电量,只能得到部分的应用,没有办法发挥最大的效力。
储能,毋庸置疑,成为了绿色能源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
2020年,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是新能源行业圈经常提到的“3060”战略。要实现3060双碳目标,中国规划了庞大的新能源发展布局,整个新能源的大趋势在未来非常明确。
传闻所说的“AI将助推新能源成为印钞机”用词虽然夸张,但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正是由于人类新增能源需求的不断推动,以风光和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才拥有了无比广阔、无限可能的未来空间。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