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荔枝是当下解渴的时令水果。荔枝虽好,但食用要有节制,不然易患上“荔枝病”。什么是“荔枝病”?吃荔枝要注意什么?今天,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吧!
荔枝那么甜,吃了还会低血糖吗?
是的。因为荔枝的甜主要是因为含有果糖,果糖甜度高,所以吃起来甜美,冷藏后吃起来味道更佳。但我们身体是不能直接利用果糖的,果糖需转换成葡萄糖才能利用。(注:我们平时测的血糖是指血里的葡萄糖含量)。
为什么会得“荔枝病”?
1、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它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荔枝含有高浓度的果糖,大量食用后会刺激胰岛β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胰岛素会导致血糖降低。
3、进食大量荔枝,果糖摄入量太高,会抑制肝葡萄糖产生,进一步降低血糖,血糖太低会导致严重问题。
“荔枝病”有哪些表现呢?
1、刚开始会出现一些低血糖的表现, 比如头晕、心悸、疲乏无力、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有的患者有口渴和饥饿感,出现腹痛腹泻。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突然昏迷、阵发性抽搐、皮肤紫绀、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死亡。
2、脑组织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脑组织的能量供应主要靠葡萄糖。出现低血糖时,供给脑的能量减少,影响脑代谢,进而出现严重的脑损伤。年龄越小,脑功能损伤越明显,特别是“荔枝病”还是一种高胰岛素血症和低血糖并存的疾病,脑损伤更为严重。
如何科学预防“荔枝病”?
首先,不要空腹、久饿的时候吃荔枝。其次,不要暴饮暴食,一次吃太多荔枝,“日啖荔枝三五颗”即可。
来源:药物1期临床试验研究室
作者:张薇
荐稿:郝晓花
图片: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