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十日市值跌去20% 亿咖通全球化之路如何着力

日期:2023-01-03 10:03:42 作者: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出品|搜狐汽车 · 汽车咖啡馆

作者|刘彤楠

首家中国汽车智能化初创企业,敲响了纳斯达克开市钟。

2022年12月21日,吉利汽车旗下亿咖通科技控股(以下简称“亿咖通”)与特殊目的公司COVA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ECX”,作价3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6亿元)。

据官方表示,亿咖通此次交易所得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开发和推出新产品,支持战略性收购和投资,以及打造全球业务增长路径和实现在2024年开始盈利的目标。

上市当日,亿咖通开盘价为10.03美元/股,盘中股价触底至6.35美元/股,当日收盘为10.75美元/股,总市值上涨至39.3亿美元。截止2022年12月30日,亿咖通收盘价为7.99美元/股,总市值29.2亿美元,与十日前股票发行当日38.2亿美元的作价相比,跌落20%有余。

在传统汽车时代,涌现出这么一类企业,它们专注于为整车厂提供零部件,从而造就出全球汽车行业的超级供应商博世。迈入汽车智能化时代,智能网联技术成为汽车增量需求,科技企业成为汽车行业新的Tier1,华为表示要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然而,还有一类孵化于车企的“富二代”科技企业,他们为车企智能化供应链做配套,成为车企的嫡系Tier1,如长城的毫末智行。

与毫末类似,吉利体系下的亿咖通,是吉利汽车智能化版图的关键一环。不过亿咖通的目标市场不止于吉利体系,加入市场博弈的上市举动,体现着亿咖通走向全球汽车智能化市场的野心。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曾表示:“亿咖通的目标是全球市场,去美国上市利于采取措施加强欧洲市场布局,加速全球扩张。”

此次完成上市,亿咖通只是向全球市场挪动了一小步。“大而全但不强”的业务布局、合作生态囿于吉利体系、尚未找准产品落地发力点、未有技术公司的独特优势形象等等,亿咖通的全球化之路还很长。

01 百万套级供应能力 成为吉利超级Tier1

2015年,站在汽车智能化风口,李书福决定从智能座舱入手,布局汽车智能化版图。2017年,李书福和时任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的沈子瑜共同出资创办了亿咖通科技。

以车联网业务起步,亿咖通主要向吉利旗下的汽车品牌提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2018年,亿咖通拿出了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随后广泛应用在吉利车型上。2020年7月底,GKUI用户数突破200万。

在角色定位上,亿咖通不仅将自己标定为Tier1,为车企提供软硬件产品,还要成为Tier2,将芯片和软件服务打包,以授权方式帮助其他Tier1更高效地研发智能座舱产品。

亿咖通招股书内容

同时,在企业定位上,亿咖通称自己为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在“汽车智能化”这个大而广的概念下,亿咖通的业务布局也让人眼花缭乱。

总体来说,在智能座舱领域,亿咖通将软硬件统统包揽,依托系统级芯片计算模组和车载操作系统,从信息娱乐系统到数字座舱(融合仪表、车载信息娱乐以及高级辅助驾驶等功能),再到中央计算平台(覆盖座舱、车身、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无人监管高速公路智能驾驶),最终致力于打造信息、通讯和交通无缝融合的智能终端。

既做Tier1又做Tier2,还要打造全栈的中央计算平台,作为仅成立5年的初创科技企业,靠自身恐怕难以在技术层面快速打开局面。

对此,亿咖通选择在“卡脖子”工程上寻求外援。为发展车载芯片,2020年亿咖通与Arm中国成立芯擎科技,双方共同设计的首款7纳米制程工艺的车规级数字座舱芯片“龙鹰一号”计划在2023年量产装车。

另外,亿咖通、芯擎科技还与零部件企业德赛西威、东软集团、北斗智联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龙鹰一号”和EAS Core通用操作系统级软件框架,共创高端数字座舱平台。

自动驾驶方面,亿咖通也在发力。2021年,亿咖通发起成立了激光雷达公司苏州光之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半固态的转镜式激光雷达和全固态的Flash激光雷达。同年,亿咖通CEO沈子瑜与吉利汽车联合创立了智能机器人公司“吉咖智能”,将打造高集成度的行泊一体式智能驾驶平台。

经过一番合作布局,亿咖通形成了四大系列、多款产品矩阵,包括车规级数字座舱芯片E系列、全栈AI语音芯片V系列、驾驶辅助芯片AD系列、微控制处理器M系列,将整体从娱乐系统(2017年)、数字座舱(2021年)拓展到中控计算平台(2024年)。吉利“大目标、广布局”的一贯风格,可谓是嫁接在了亿咖通的发展路线上。

亿咖通招股书内容

在产品落地方面,亿咖通目前有三类目标客户。一类是吉利汽车品牌,包括吉利、几何、极氪等;第二类是吉利生态品牌,包括沃尔沃、Smart、路特斯等,第三类是第三方车企。目前,依托前两类客户,亿咖通的核心产品已服务逾12家全球OEM品牌和8家一级供应商,技术应用于全球超过320万辆汽车。

亿咖通招股书内容

尽管快速实现了量产落地,但正如大多数汽车智能化初创企业,亿咖通仍处于亏损状态。据财报数据,过去2年半里,亿咖通累计亏损达到21.96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净亏损约为8.02亿元。始终亏损的原因在于其研发费用的持续上涨,2021年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71.2%,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达到5.96亿元。

虽然处于盈利窘境,但亿咖通比较乐观。在先前招股书中,亿咖通预计2022年~2024年营收和毛利率分别将达到5.67/1.76亿美元、8.38/2.79亿美元、13.84/4.79亿美元,预计2024年利润率将转正。

亿咖通招股书内容

发展至今,若说亿咖通的成果,大概是成为了吉利的超级Tier1,在汽车软件、智能驾驶、汽车芯片三个领域,为吉利提供着软硬件一体化的供应能力,成为了吉利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平台公司。接下来,走向全球市场,亿咖通也正为吉利拼凑着IPO版图。

02 实现李书福愿景 登陆资本市场自我造血

在沈子瑜看来,亿咖通一定要走向全球,“我们是一个B2B的公司,B2B的公司里面最重要的是客户。如果你的客户都不是全世界前五或前十的客户,那你也很难保证你能够长期在这个赛道里领先。”

自2022年上半年,亿咖通开始谋求上市,走向更大的全球市场。2022年5月底,亿咖通就宣布与Cova Acquisition Corp.签署交易协议,想要通过上市流程相对简单、融资更有保证的SPAC合并方式,快速规划美股上市。

据先前招股书显示,亿咖通的34亿美元估值包括COVA以信托形式持有的3亿美元现金,以及来自吉利控股集团、Luminar,与路特斯科技、浦银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和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的1.1亿美元额外融资。合并后的新公司股权估值为38.2亿美元,若不存在COVA的股东赎回,亿咖通现有股东或将拥有新公司约89%的股权。

亿咖通招股书内容

去年以来,自动驾驶资本市场逐渐预冷。行业头部公司估值暴跌,准上市自动驾驶公司宣布解散,甚至于在美股上市的智能汽车相关公司市值也纷纷腰斩。同时,受美国监管机构审计制度影响,在美市场的中概股股价及融资也大幅缩水,大量中概股跌去80%、90%之多。尽管资本市场过冬,但亿咖通仍然坚持并得以逆势登陆美股,由此可见,打开全球市场对亿咖通的关键性。

此外,有消息称,李书福希望孵化的新公司们逐渐登陆资本市场,实现自我造血,并走出吉利生态,在市场中博弈,并由此促动整个吉利的科技化转型。结合李书福的愿景,亿咖通成为继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星、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及力帆科技后,李书福名下的又一个IPO。

在亿咖通招股书对未来三年营收客户占比描述中,2023-2024年,吉利汽车品牌收入占比将从74%下降到44%,吉利生态品牌占比将从7%上升到30%,而第三方车企占比则将从19%上升到30%。可见,亿咖通也有意走出吉利汽车品牌,拥抱更广阔的客户市场。

亿咖通招股书内容

脱离吉利体系,对亿咖通的发展是件好事。若长期囿于吉利汽车品牌内,单一的客户体系不仅不利于其扩大规模、分摊风险,在第三方客户合作层面,也难以脱离“竞争车企强绑定企业”的不信任外衣,从而有碍合作。

蜂巢能源脱胎于长城汽车,其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曾指出:“回归到商业本质,我们要避免单一大客户,避免份额过于集中。多个大客户份额合理才是更健康的模式。”此前有报道称,亿咖通曾谋求科创板上市,但因大客户关联以及单一客户依赖问题,未能成功上市。

那么走出吉利体系的亿咖通,如何在更大市场被更多客户买单?

03 在吉利体系之外 亿咖通还有什么优势

目前,全栈式平台是亿咖通的优势招牌。但这种“大而全”的全栈业务体系是否要持续下去?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首先,“求全”的业务布局会存在“不强”的问题。从智能座舱产品落地效果上来看,吉利旗下品牌车机卡顿问题多被车主投诉,而这些车机的供应商大多是亿咖通。2022年6月,吉利正式收购手机品牌魅族,其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正是亿咖通CEO沈子瑜。有了魅族操刀座舱操作系统的软件技术,亿咖通或许可以更专注于汽车智能化的底层软硬件开发。

其次,在自动驾驶方面,亿咖通也还未有优势产品,甚至去年10月,亿咖通被传撤掉了整个自动驾驶部门。据悉经过这轮的调整,400多人中一半直接在吉利体系内部转岗,1/4的人员留下开拓新的业务,最后剩下的一部分直接走人。

由此可见,业务精简可能是亿咖通下一步的方向。除此之外,亿咖通也需要有一个自己的代表作,比如像华为的“问界”。沈子瑜曾在采访中表示:“从亿咖通的角度来讲,现在联合星纪时代和魅族,我们得搞一个‘问界’,去掌握用户的心智——这是未来的规划。”

作为“汽车增量供应商”的华为,深度参与了“问界”品牌和车型的推出,触达着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沈子瑜也将目标客户从B端,瞄向了C端,希望在技术水平、产品体验之外打造品牌影响力,推出一款让亿咖通品牌突出重围的车型。

而这款亿咖通的“问界”,或许会落在Smart上。基于梅赛德斯-奔驰的设计理念,亿咖通与Smart合力搭建了一个可运行全球App和内容的系统,并以流畅、高效、愉悦的用户体验彰显Smart的品牌特质。该系统结合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与亿咖通的自研软件栈,是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车载平台之一。

搭载亿咖通智能座舱产品的Smart精灵#1

在这个竞争池子里,亿咖通将要面对的有华为、百度等车载平台市场头部企业,还有高通、地平线、黑芝麻等自动驾驶芯片公司,还少不了安卓、 Linux等既存的操作系统公司等等。那么亿咖通的核心竞争优势又在哪里?

沈子瑜称,“我们的核心产品,一个是芯片计算模组,第二个是我们的操作系统OS,以及我们的full-stack软件栈,这三部分就是我们亿咖通科技的核心技术。”、“我们是苹果的视角去做芯片的,因为我们是从整车系统的视角来设计,对这个芯片SoC的把握就一定会更好。”

对于亿咖通来说,上市之后,精简“大而全但不强”的全栈布局,找准产品落地发力点,或许能让全球市场进一步看到吉利体系之外的亿咖通,作为技术公司的独特优势形象。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