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高考越来越近,各学校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师生们都在紧张复习备考中。
这段时间更是进行摸底考试的一个时间节点,各学校都陆续组织学生展开考试,以检查复习情况。可是对于四川成都的部分九年级学生来说,此次模考的感受并不好,因为他们遇到了“毒材料”。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的中学进行了2024年九年级一诊,语文卷子的现代文阅读部分,是围绕一篇名为《杜鹃花落》文章展开的,该文章的署名作者为“李佳前”,文章以一名日军大佐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其为了救儿子而反攻八路军的故事,故事的大意为:该日军大佐的儿子前来看望父亲,结果被共军抓住了,为了报仇,日军大佐便率队去围剿共军,要拿八路军祭旗,结果把自己的儿子炸死了。
文章中,用了大量的文字对日军和日军大佐进行夸赞,如:称呼日寇为“士兵”、称呼日本为“帝国”、描述日本军装为“洁净的日本样式青年装”等,还强调其儿子是“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来不干预军事”,并用杜鹃花来渲染其儿子的死亡,可以说对日寇的美化达到的无脑跪舔的地步。
相反,文章还对八路军的形象进行了刻意的抹黑和丑化,并在一开头就将八路军战士称为“仇人”。
这篇阅读理解的分值还高达18分,题目中还有“你觉得儿子惋惜吗”的提问。
一诊语文考试结束后,多名博主便将此事在网上曝光,一些新都区九年级的学生表示,当时看到这篇材料时都懵了,做完题目后有一种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深深负罪感,感觉自己是汉奸。
眼看势头不对,主管部门和学校慌忙采取行动,烧毁了涉事的语文试卷,试图毁灭证据,但相关材料已经流传到了网上,想掩盖也于事无补了。
得知新都一诊语文卷子出现“毒材料”,网友们纷纷表达质疑和不满,要求严肃处理出题、审题的人,杜绝这样的情况再次出现,认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地方,应该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试卷里不应该出现“毒材料”。
也有网友根据网传试卷材料的内容,对《杜鹃花落》这篇文章的作者进行深挖,结果发现这篇文章2023年曾出现在某自媒体账号上,虽然链接目前已经打不开了,通过快照缓存还可以看到原文,并且原文比试卷上的更加惊骇,对八路军的描写,字里行间都是阴阳怪气和刻意贬低,甚至还使用了恶毒的词汇。
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李佳前”,也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多项荣誉加身。其是河南省汤阴县文星中学支部书记、校长 ,系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安阳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汤阴县第三届十大名校长之一。
面对舆情,新都区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此事进行展开调查,对相关教研员及区教科院院长予以停职,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据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都区一诊出现“毒试卷”已经是板上钉钉了,问题在于是怎么出现的、 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仅仅停职相关教研员及区教科院院长是否就足够了。
另外,更关键的,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杜鹃花落》的作者是谁?是不是“李佳前”?这个“李佳前”又是不是汤阴县第三届十大名校长之一的那个汤阴县第三届十大名校长之一?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回应,希望相关部门尽早给大家一个满意的说法。毕竟这样的“毒文章”即便不出现在教材和试卷中,出现在其他地方也会涂害孩子们的精神和心灵,影响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
跟上回的“毒教材”事件一样,此次新都一诊语文卷子的“毒材料”也透露着诡异。按理说应该是经过层层把关、层层审核的,不至于出现这样原则性错误的问题,可它却偏偏堂而皇之出现在了师生们的面前,直到曝光到网上激起舆情后,相关部门才后知后觉,紧急进行销毁,可负面影响已经呈现。
显然,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还是没有从“毒教材”事件中吸取教训,依然在作死的边缘试探,借此来为侵略者洗白,强行将美化后的侵略者灌输给青少年,否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践踏民众的民族感情和尊严。
这种公然否定历史、挑战民族底线的行为,绝对不能容忍,必须受到严厉的处罚,希望主管部门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教育领域如果出现了问题,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可是毁掉根基的大患!可惜的是,近年来教育领域问题频出,并且屡禁不止、屡查屡犯,部分人员甚至达到了明目张胆的嚣张地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怎样才能使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永固?值得所有人深思。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