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百年 爱你100%

日期:2021-04-06 10:14:29 作者: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与九市一区战略合作厦大八闽园开园

厦大电影学院昨日正式揭牌

钟南山易中天将现身厦大开讲

今天是厦门大学百岁生日。从4月3日起,厦大正式进入“校庆周”,各种校庆活动陆续开展,校庆周将持续至9日。

昨天,厦门大学与福建省九市一区校地战略合作2021年工作会议召开,福建省省长王宁等省领导出席了会议。会后,厦大“八闽园”开园仪式举行。

昨天的九市一区校地战略合作工作会议上,厦大电影学院正式揭牌。

导报记者从厦大获悉,今天早上,厦大将举行庆祝建校100周年大会;下午,钟南山院士将亲临厦大建南大礼堂,作题为《新冠防控策略与疫苗研发》的专题讲座。晚上,“南方之强”厦门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文艺晚会将隆重开场。

其间,厦大还将发行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举行海韵教学园区二期工程(德旺商学院、电影学院、综合文体中心)开工仪式,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等活动。

明后两天,易中天教授将分别在厦大翔安校区和思明校区做专题讲座。

与九市一区战略合作 厦大八闽园开园

昨天,厦门大学与福建省九市一区校地战略合作2021年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作了厦大服务新福建建设工作报告,并发布《厦门大学服务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行动计划》。

2015年起,厦大与福建九市一区实现了校地战略合作“全覆盖”,这已是厦大连续第六年与九市一区召开战略合作会议。

厦大说,面向新百年,厦大将坚持扎根中国,立足八闽,加强服务福建顶层设计,主动融入、主动服务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进一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例如,厦大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超越,打造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将引领高等教育发展超越,提升为福建培养培训人才的能力,推动在福州设计厦门大学福州研究生院;将赋能产业现代化发展超越,服务数字经济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金砖)数字经济学院建设;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超越;先行先试推动闽台融合发展等等。

会后,厦大“八闽园”开园仪式举行。

“八闽园”位于厦大翔安校区北部,是以“沐绿水青山、育八闽英才、建一流大学”为建设思路,打造的彰显福建省内各地市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的基地,它集教学、科研、科普功能为一体。

园内有滨海湿地全球变化研究文史群,有耐盐植物试验园,有校园多维度实践教学创新平台,还有药园等等。

厦大说,福建各地市山海各异、南北不同,各具特色,各自形成园,八闽园是厦大的园,也是福建各地市的园,是校地命运共同体的象征。

厦大电影学院揭牌 探索建立电影教育新模式

昨天的九市一区校地战略合作工作会议上,厦大电影学院正式揭牌。

厦大说,建设电影学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部署新要求,服务电影文化和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厦大电影学院将围绕厦门城市特点和发展定位,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走差异化建设发展之路,努力探索建立学科滋养、特色鲜明的新时代电影教育新模式。

昨天的会议还透露,厦大将推进创意与创新学院建设,助力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昨天,厦大还举行了厦大翔安校区新工科研发大楼落成仪式、厦大翔安校区中部学生餐厅奠基仪式、空气能发动机科研成果发布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会会议、国际中文教育论坛、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等活动。

厦大昨日又收到多笔校友爱心捐赠

昨天上午,“重走嘉庚路,致敬新时代”主题展览在厦大科学艺术中心揭幕。主题展览通过创意的“1921”回形展陈结构独特呈现,运用图文,致敬陈嘉庚,致敬新时代。陈嘉庚的孙子陈立人参加展览揭幕。

主题展览上,又有一批校友、社会人士、企业向厦大捐款。厦大强调,这是厦大近一年来接受捐赠的一部分,学校将不定期以各种形式举行捐赠仪式。昨天,厦大没有公布捐款总额。

厦大昨天接受的捐赠包括:厦大1980级化学系校友邱子欣捐赠股票100万股,约合人民币2亿多元;马来西亚IOI产业集团董事长李耀昇捐款1亿元,他的父亲李深静生前曾经为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捐款3000万元;厦大1999级企业管理系校友许华芳捐款1亿元;厦大1986级会计系校友朱益民、徐华东捐款1亿元;厦大2002级EMBA校友苏庆灿捐款1亿元。

昨天的捐赠仪式还临时加了一场:厦大1952级生物系植物专业已故校友林毅雄教授的夫人徐明慧再次捐赠100万元给厦大。三年前厦大97周年校庆时,她曾卖掉在北京唯一一套66平方米的学校福利房,将一部分房款100万元捐给厦大生命科学学院。

花絮

厦大校庆套餐 每份象征性收100分钱

今天中午,厦大将在思明校区所有餐厅为师生、来宾提供四款校庆套餐,每份套餐将象征性收取100分钱,也就是1块钱,“100分”寓意100年校庆。这笔钱将捐给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四款校庆套餐里的每道菜品,都被赋予了厦大情怀。比如“一香酥蟹肉条两个鸡蛋”名为“自强不息一百载”、“蚝油焖牛腩”名为“犇腾奋进新征程”、“厦门糖醋肉”名为“厦园酸甜臻至善”、“炒菠菜”名为“春波碧草芙蓉情”……

厦大饮食服务中心说,这些菜名都是以厦大相关地名、校庆等有关元素来命名,可能有些不是很贴切,但代表着厦大饮食服务中心对厦大的爱。

今天,厦大勤业餐厅将特制校庆五层大蛋糕,诚邀师生、来宾17:00到勤业餐厅一起吹蜡烛,一起为百岁厦大庆生。南光餐厅将于今天16:30、17:30、18:30三个时段派送校庆饼干和“南光老婆饼”。

林世雄(厦大中文系1984级 海峡导报社社长)

●难忘母校:富有哲理和诗意的楼名:映雪、囊萤、群贤、博学、凌云、建南、芙蓉……

●真情寄语:海天为怀,凤凰花开。自强不息,至善致远。

李妙勋(厦大中文系1980级 海峡导报社副总经理)

●难忘母校:有一个人物永生怀念,她就是母亲;有一所学校刻骨铭记,它就是母校。映雪、囊萤楼里的书声,充实了我的头脑、同安、集美楼内的教导,扩大了我的视野;“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校训更是激励我努力前行。

●真情寄语:感恩母校!祝福母校!祝愿百年母校永远青春活力,生机勃勃!

周丽群(厦大国际贸易系国际贸易专业1988级 海峡导报编委、综合管理办公室(总编办)主任)

●难忘母校:402和510的兄弟姐妹们。

●真情寄语:祝贺亲爱的母校百年华诞,祝愿南方之强更上层楼。

李雪梅 (厦大艺术学院音乐系1993级 海峡导报经管中心(总经办)主任)

●难忘母校:厦大75周年时,我还是在校学生,为当时校庆献写了一曲《永远的花季》。回忆往昔,上弦场军歌嘹亮、白城暮海日落、鲁迅广场烛光吉他、勤业馒头和滨海餐厅的舞会,还有琴房里每夜最后的那盏灯。厦大岁月是我青春的怀念,是无畏的篇章,也是我直面人生的启航。

●真情寄语:时光荏苒,厦大迎来百年华诞。石井芙蓉,囊萤映雪,花开依旧。很荣幸参与母校百年庆典,重返厦大舞台,再次唱响校歌。祝福厦大弦歌不辍,永立南方之强。祝福厦大人永远知无央,爱无疆!

吴强(厦大历史系1988级海峡导报财经全媒体中心副主任)

●难忘母校:我的芙蓉四,我的三家村、情人谷,还有那年年红满天的凤凰花,今年开得是否灿烂依然?忘不了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为她激动,为她自豪。

●真情寄语:虽然已毕业多年,但母校似乎从没远离,报社的部门同事近半来自厦大,出去采访办事,也时不时遇到母校的校友。好想回到厦园,看看母校,看看老师,说一声“你好!我的厦大”。

陈卫星(厦大中文系1997级海峡导报全媒体运营中心副主任)

●难忘母校:难忘上弦场的军训汗水,难忘凤凰木的书香年华,青春似水,不变的是感恩。

●真情寄语:毕业第20个年头迎来百年校庆,一个让全世界校友都引以为傲的日子。祝福母校,永铸辉煌!

钟炳祥(厦大新闻传播学院2001级新闻学硕士《海峡商业》副主编)

●难忘母校:入校至今二十载,最是难忘凌云志。居高望远,石井芙蓉尽收眼底;饱学诗书,意欲尽舒青云之志。

●真情寄语:百年南强,再扬新帆。前仆后继,开创新篇。

钟榕华(厦大企业管理专业1994级 海峡导报记者)

●难忘母校:南普陀的钟声,还是透不进芙二,这里却封上了栅栏,锁住我们的恣意飞扬。记忆,曾经被揉成一团废纸,丢在了芙蓉湖畔的角落。重逢母校,又把它拾起,熨平,宛如昨昔热烈。

●真情寄语:今生的缘起缘灭,或只是,来世的陌路一瞥。且珍惜,心路很长,光阴却短。XMU,爱的就是你!

何洁(厦大艺术系1993级 海峡导报文旅新闻总监)

●难忘母校:上弦场的跑道、白城的沙滩、食堂的“交谊舞”、恩师的尊尊教诲……

●真情寄语:厦大百年迎华诞,学子共书南强情,桃李满天扬四海,硕果累累振中华!

庄华毅(厦大中文系1997级 海峡导报编辑)

●难忘母校:芙蓉湖、映雪楼、南光楼、自钦楼,还有那些少年灿烂的同学们。

●真情寄语:自强不息,至善致远,新的百年更辉煌。

黄智敏(厦大公共管理专业2000级 海峡导报编辑)

●难忘母校:“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厦大校歌的旋律依然是那么熟悉,上弦场、群贤楼、芙蓉湖、图书馆……母校的一切还是那么亲切。

●真情寄语:历经百年岁月洗礼,进入新时代,母校变化日新月异,卫星上天、蛟龙入海、海外办学……依然是那个初心不变、充满阳光的少年。新的百年起点上,祝福母校越办越好,南方之强,世纪流芳!

沈晓丽(厦大新闻学专业2000级 海峡导报编辑)

●难忘母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爱石井301的姐妹们,一起成长,一路欢声笑语;最怀念建南钟声悠扬,在厦大电台与伙伴们采写录制节目的日子。

●真情寄语:一入学,就恰逢母校80周年校庆,看着嘉庚楼群拔地而起;一毕业,负责跑口厦大,天天往厦大跑,总的一个感觉,母校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祝母校百岁生日快乐,新的一百年,越来越好!

孙春燕(厦大工商管理2002级 海峡导报思明全媒体中心主任)

●难忘母校:母校,是石井宿舍那高高的台阶,是拾级而上蜿蜒的葡萄架,是和同学一起发现葡萄成熟时的惊喜。母校,是芙蓉湖畔清晨那朗朗的读书声,是湖边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是在昏黄灯光中走在回宿舍路上的他。难忘母校,难忘曾陪伴母校的自己和我们。

●真情寄语:欣看桃李繁枝里,仰望松楠大厦梁。祝福母校百年华诞,下一个百年再续辉煌。

孙露(厦大新闻传播系2003级 海峡导报记者)

●难忘母校:枕芙蓉清波,聆建南钟声。习嘉庚风骨,扬南强之志。

●真情寄语:祝贺母校厦门大学百岁华诞!爱我厦大,是心头一曲唱不完的歌。

陈磊(厦大新闻2004级 海峡导报全媒体运营中心主任助理)

●难忘母校:毕业十三年,我和先生作为留在本地的校友,最幸福的事便是时常能回学校,带“厦二代”的崽子一起重温我们的青春。“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就连并不容易上口的校歌,如今孩子也耳熟能详——我们都希望如校歌所唱,“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厦大精神可以从小根植在他的骨子里。

●真情寄语:这次校庆周,我们特意回母校拍了一张全家福。百年厦大,祝福母校,我们都是永远的XMUer。

林彬彬(厦大新闻系新闻学专业2008级海峡导报记者)

●难忘母校:在母校四年,忘不了漳校博学园春天的诗意盎然和朝气勃勃的早读声,忘不了思明校区凌云宿舍下的长坡,更忘不了在嘉庚和南强的教室里,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上课的生动情景,很多过去已久的日子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值得细细回味。

●真情寄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作为一名厦大人,永远为母校而骄傲。祝愿母校越来越好!

陈金龙(厦大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 海峡导报记者、《家周刊》主编)

●难忘母校:我的厦大学子生涯,时时魂牵梦萦。我想,雨会想念每一片云的美,风会记得每一朵花的香,而今我忆起峥嵘岁月,还数厦大生活难以忘怀!●真情寄语:厦大百载风雨树人,年年贤才辈出。特别要感恩班主任王娜老师和李菁老师,是她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受用一生!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