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6 10:18:56
作者:
浏览: 次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相信自从有保险业务以来,保险公司就打过物业和社区保险业务的主意。因为社区或物业离消费者(业主)最近,所谓销售和服务最后一公里。但这么多年以来,社区保险一直不温不火,搞不起来,有一段时间“保险进社区”“社区摆摊”活动也是如火如荼,但结果差不多都是“无功而返”。
时至今日,不少物业公司仍然有内设部门或者岗位负责保险业务,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新的“渠道”来,再加上时代在变,物业场景也在变,门禁卡、人脸识别、物业APP等科技应用,也拉近了物业和业主之间的联系,交互变得频密,物业提供智能、综合、性价比的服务,也试图在缓解与业主之间的摩擦,并建立更可靠的信任关系,为可能带来的增值服务而赋能。
2021年3月16日,恒大物业管理层在业绩会上披露,公司将收购恒大保险经纪公司,除了代理寿险、财险、车险、游客险等产品,公司还将与恒大人寿等专业公司合作,为恒大物业住户提供高性价产品。恒大保险经纪2019年的营业收入1.33亿元(年鉴数)。
2021年4月14日花样年控股发布公告称,深圳市彩生活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同意向深圳市前海花样年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收购深圳市中安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3019.99万元。收购事项将为公司提供内部保险经纪,以为集团不同业务提供保险经纪服务;及为集团所管理物业的业主提供财产、汽车、人寿、医疗及其他保险服务的保险经纪服务。此外,预期目标公司的线上保险销售资质可为集团线上服务平台的发展形成互补。2019年中安信保险经纪公司营业收入1.64亿元(年鉴数)。
去年2020年4月9日,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碧桂园现代生活与博意建筑设计院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及债权转让协议,碧桂园现代生活拟以总代价8411.3万元向博意建筑设计院收购文津国际100%股权及相关债权。其中股权代价3592万元,及债权代价4819.3万元。2019年文津国际营业收入约2400万元(年鉴数,有误?)。
截至目前已知,比较知名的物业公司收购保险中介牌照就是上述三家,碧桂园、恒大物业和彩生活物业了。当然除了物业公司利用天然的场景想卖保险外,其他很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以及保险科技公司也想借“物业”这个场景来销售他们的保险,但截至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像“退货险”这样的网红场景险种出来。
社区保险(这里主要是指业主的保险)卖不动,那是因为刚需不强,痛点不痛。
车险被4S店、修理厂、业务员或代理人、电销、亲戚朋友给瓜分了,以上都没关系的业主车辆才有可能被物业的“买车险物业费打折、买车险送停车费”等营销活动吸引而选择在物业购买。
非车险最常见的就是家财险了,保费太便宜,保险公司业务员、物业公司和物业服务人员“无利可图”,再加上不是刚需,业主购买的就更少了。卖的稍微好一点的比如燃气险,那也是在新房或者二手房过户时燃气公司半“捆绑”式销售出去的。
现在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反而是社区养老、长期护理、日常照料之类的寿险产品以后可能要在社区“开花结果”。但目前也仅仅是在讨论阶段,以上险种离真正落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相关的政策支持、配套设施以及人口老龄化等趋势要完美结合,才有可能爆发。
1、车险。传统车险在物业发生的磕碰已经被停车场责任险覆盖了,这是团单的方式,那有没有可能化整为零,通过车辆进出识别车牌号,准确判断车辆在物业时间,开发一个新的碎片化场景化责任险产品出来?适用住宅物业、办公物业,还有公众停车场之类的管理者。
2、非车险。家财险卖不动,那是因为不是刚需,有没有可能捆绑成刚需的家电清洗保险服务变成刚需。意外险不好卖,能不能利用社区的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出社区或者商场的人实时识别并购买保险和提供保障?
3、寿险。现在已经有某物业公司联合保险公司开发定制保险产品了,专门针对社区业主看病痛点,在其开发的APP上销售了。利用社区医院、社区药店和社区医生联合提供增值服务,转化业主的医疗保险保障需求。
要做社区保险的人,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社区里或周边有什么人(不仅仅是业主),这些人有什么很痛的风险,这些风险如何通过高效便捷的方式予以保障。相信有不少人一直在深耕社区场景,研究社区产品,现在就等时间和机遇来临了,看谁能先走出来。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