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教师
正文共2200字,阅读时间6分钟
北京“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实施两个月。近日,北青报记者走进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跟踪采访四年级三班的语文老师由瑄。从早晨7点左右至下午将近6点,这位普通90后班主任的在校一天,反映出双减政策给校内教育带来的深层次变化。
课前:提前1小时到校开始“早看管”
早上7:00左右,由老师急匆匆地走进校门,拉开了这一天的序幕。来到教室,已有几位同学坐在了座位上,她一边让学生利用这段时间预习新课或者阅读课外书,一边安排值日生值日,还叫需要问问题的学生找自己。
为了保证学生睡眠,北京市“双减”政策规定,学生早晨上课时间从8:00推迟到8:20分,但是由老师却没有因此延迟到校时间。
第一节课:课堂上的“分层教学”
8:20开始的第一节课是由老师的语文课,这堂课,她为同学们分析解读《动物的睡眠》这篇短文。课上,她要随时观察学生们的状态,遇到学生回答问题结巴,她会迅速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化解尴尬,也避免打击学生积极性。如果有学生上课一直摇头晃脑不听讲,她不直接批评,而是走到学生身边,很自然地将手搭学生肩膀上继续讲课,给足面子。
根据不同学生实际的接纳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各自的收获,这就是由老师细微处的关注。
第三节课:判作业错题错字不划“×”
9:05-9:40早操后,由老师没课,于是进入“批改作业时间”。此次双减政策对作业的基本要求:控制总量、全批全改、加强面批、及时反馈。所以这学期,学校要求给学生留的作业少而精。因此由老师所在的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严格审核每班的作业量,每位老师所留的作业都要经过大家一起讨论,并根据各班实际来操作。
除了语文作业,作为班主任,她还要协调数学和英语两科老师留作业的量,每天都要跟两位老师沟通留作业情况。相较以前留作业,现在老师们得“先学生之学而学,先学生之写而写”。
批改作业一般是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刚讲过的知识收上来复批,如果存在普遍问题,就公开讲授一遍,如果存在个别问题,就一对一单独辅导。学生们的作业有时还需要反复 批改几遍,以此让他们彻底消化课上知识。另外,作业本上,没有传统代表错误的红“×”,而是以小圆圈或者红点代替,旨在提醒学生们修改。
课间休息:聊天让她成为学生“闺蜜”
第三节课下课后,由老师走出办公室,来到教学楼走廊。她十分注意教室内外每位学生的动态,防止打闹。还会与学生聊天,与他们分享热门影视、最新发现等,这样一来,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迅速地建立起信任感。
由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班里创立了“小班长”轮换制,让每位学生都有做班长的机会,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和责任感。同时设置“班币制度”,每天完成学习、作业的量越多,赚的“班币”就越多,还可换取小礼物等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中午时间:看管吃饭、回复家长咨询信息
从12:00-1:40是学生们的午餐和午休时间,由老师帮同学们分午饭、看管午休。不午休的同学可以阅读课外书。利用这段时间,由老师集中处理学校的工作安排及家长的询问信息。
课后服务:协助管理课后活动
下午连续两节课后,忙碌了大半天的由老师稍感疲惫,她抽空回到办公室喝口咖啡提提神。在这里,可以获得片刻的心驰神往。
4:10,到了放学时间。北京市“双减”政策要求各中小学课后3:30服务要更加丰富,不但有素质教育的课程,还有课堂延伸辅导。学校周二、周三放学后,提供了43门素质类的兴趣社团活动供同学们选择。周一、周四和周五三天,则为每个班集中课堂延伸辅导的时间。由老师不仅要在周一、周四和周五为同学们课业答疑,周二和周三还需随时关注孩子们参与兴趣社团的情况。
接近下午6:00,由老师送走课后服务的最后一拨学生。天已经擦黑,她一边准备下班,一边去接自己的孩子,心里还想着继续备一下明天的课……
在岗的11个多小时,从学生的课堂教学到看护午饭午休,从作业反馈到课后服务时的家教沟通,由老师班主任的岗位角色要串接起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其脑力、体力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辛苦是真辛苦,然而,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的“时”与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势”,又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无法回避的现实要求。适应这种“时”与“势”,应该成为教育主阵地里每一位教师的主动追求和内生动力。
有人说: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这一“泪”一“笑”,可谓道尽了从教者的体验。
— END —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 “在看”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封面人物 | 芬兰驻华教育参赞访问这所学校后,由衷感叹:我闻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热搜第一!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啥原因?!
程红兵:这样上课,才叫把课堂还给学生
“网红校长”唐江澎:“现在老师难做多了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